您现在的位置: 福建招生考试网 > 高考 > 全国高考 > 江苏高考 > 文章正文
 
江苏07年高考二阶段填志愿民本院校再受追捧
2007-7-30 10:51:04 来源:南京晨报 【字体:小 大】

  昨天,第二阶段填报志愿咨询会在南京国展中心举办。记者在采访中发现,今年民本院校再度升温,受到高分学生及其家长的追捧。不过在选择学校名气还是热门专业上,意见的分歧仍然不小。

  三因素促使民本院校人气急升

  在昨天的咨询会现场,南京各大民办本科院校的摊位都被挤得水泄不通,前来咨询的考生主要集中在500-550分之间,是二阶段志愿填报人群中的“高地”。

  一位从镇江赶来的考生家长告诉记者,孩子考了520分。自己咨询了一圈,发现这个分报南京的民本有点悬,而报公办专科专业还有得选。“不管怎么样,还是想让他读个本科,毕竟学历层次要高一点。”

  据业内人士分析,民办本科院校在去年升温的基础上,今年铁定要再度走热,填报率也要大幅提升。除了民本的办学趋于成熟、学历相对较高外,专业设置迎合社会需求也是重要的因素。

  南工大浦江学院有关负责人介绍,他们今年的31个专业,都是南工大本一、本二批次中贴近市场的强势专业。比如生物工程、建筑学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、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,就业形势好,且都是借助南工大的王牌专业而设置。南林大南方学院有关负责人介绍,该校今年的30多个专业全是南林大本一、本二里最好的专业,如园林、城市规划等。更“绝”的是,南财大红山学院今年对录取在经济学类各专业(国贸、金融学等5个专业)和工商管理类各专业(财务管理、

电子商务
等8个专业)的学生打通培养,学生在二年级末可在两大类专业中自主选择专业。

  选所好学校还是选个好专业?

  本三,到底是选择一所好的学校,还是挑选一个中等学校的好专业,成为摆在家长和考生面前的一道难题。

  中华中学的谭同学告诉记者,自己学的是生物和化学,今年考了530分,这次来就是为了看本三的院校,打算上一所好的本三院校管理类的专业。在院校的选择上,自己的要求是,学校的牌子一定要硬。好的院校名气大,以后的工作好找,文凭也更能拿得出手。陪小谭前来咨询的父亲则认为,专业好才是最重要的,专业决定了以后就业的方向。两人意见相左,一时难以抉择。不过,小谭的父亲也表示,做家长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念一所好的学校。就专业与院校的问题,他们也会和孩子好好商量。到最后,他们还是会尊重孩子的意愿,让他自己来选择。

  对此,招生专家提醒考生,不要只看院校的牌子,不选最好的,只选最适合的。只为了进学校,选择一个自己不喜欢,或有学习困难的专业是不可取的。家长帮孩子参考志愿时,也应注意孩子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所在,孩子对专业不喜欢,结果只能适得其反。

  报专科院校家长考生紧盯就业率

  由于本三和专一的录取线十分接近,本三的走热对专一势必造成一定冲击。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薛茂云指出,今年高职院校还遇到一个专业设置问题,以前比较吃香的双专科,如国际金融\商务英语,市场营销\计算机应用基础等,今年都不让搞了,对专一招生会有影响。此外,社会崇尚高学历的风气,也不利于专一招生。

 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,在专科院校的选择上,考生和家长则表现出对就业率的高度关注。一个不愿透露姓名的考生说,自己就考了400多分,只能选择专二的院校。“念专二,毕业出来就是为了找工作,我当然要选择一所就业率高的学校。”

  一位张姓家长则表示,孩子高考分数不高,家里的条件也一般,所以,只能考虑让孩子填报专科志愿。“孩子念专科,就是去学一门技术,以后好找个工作。我们考虑院校和专业就看它的就业率。”

  针对考生及家长的这种心态,有关专家表示:考生选择专科院校时要注意两点,一是不能只看专业目前的热度或就业情况,而要看到专业发展的前景以及3年后毕业时的就业状况。二是家长和考生选择高就业率的院校和专业,心情是可以理解的,但家长也不能性急,不要轻信一些院校高就业率的虚假宣传。

  330分资格线下仍有读书机会

  今年二阶段填报志愿的资格线是330分,很多刚刚上线的考生及家长十分庆幸,而线下的则心灰意冷。不过,有关专家表示,资格线下的考生仍有读书的机会。

  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曾红路院长说,这些低分考生读书途径有:一是参加

成人高考,不少名校都有成教院;二是参加自学考试助学班,我省有30多所著名高校都开设这种班,全日制开设正常上课,自考通过率较高,达到要求的考生可拿到由省自考委和主考高校盖章的毕业证书,符合学位条件的可拿到高校学士学位;三是参加各类职业培训,在培训后考虑先就业,再择机参加成人教育;四是出国
留学
,不过,因不少落榜考生成绩较低,尤其是英语能力不过硬,走这条路相对较难。(作者:金鑫 王晶卉)

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 
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,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.
②本网转载的文/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,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.
  资料库
·自主招生高校名单截止2007年共59所
·2007年具有成人高等学历招生资格的成人高
·普通本科高校、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励志奖学
·普通本科高校、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
·普通本科高校、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
·普通本科高校、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学金管
·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独立学
·2007中国独立学院学费排行榜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民办大学学费排行榜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
·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
·截止2007年5月8日具有招生资格的专科/高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物资资源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教师资源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生情况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成果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资源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声誉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综合指标排行
·具有教授或者副教授评审权的高等学校名单
·教育部关于公布2007年普通高等教育高职高
·留学中介服务机构名单(截至2007年3月15日
·厦门市被批准正式成立的民办高校名单
·中央教育部直属6所师范院校名单
·民办高等学校办学管理若干规定
·部分外国语专业单独招生试点高校名单
·香港最佳大学排名公布 港大等位列三甲
·开设港、澳、台、侨学生高考补习班学校名
·开设港、澳、台、华侨学生预科班学校名单
·部分招收华侨、港澳地区及台湾省学生学校
·全球MBA百强榜出炉
·2003-2007年贵州省大学前3名排行
·2003-2007年云南省大学前4名排行
·2003-2007年新疆区大学前3名排行
·2003-2007年甘肃省大学前3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广西自治区大学前4名排行
·2003-2007年福建省大学前4名排行
·2003-2007年江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四川省大学前8名排行
·2003-2007年浙江省大学前7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山东省大学前12名排行
·2003-2007年辽宁省大学前12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吉林省大学前8名排行
·2003-2007年陕西省大学前10名排行
·2003-2007年江苏省大学前13名排行
·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名单
·2003-2007年湖南省大学前6名排行
·2003-2007年湖北省大学前10名排行
·2003-2007年黑龙江省大学前8名排行
·2003-2007年河南省大学前8名排行
·2003-2007年河北省大学前8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广东省大学前10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山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安徽省大学前8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山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
·2003-2007年上海市大学前10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北京市大学前20名排行
·福建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名单
·具有推荐保送生资格的外国语中学名单
·2007中国大学排行榜新鲜出炉清华大学连续
·2007中国35所研究型大学综合实力一览表
·2007中国一流大学名单隆重揭幕
·2007中国大学自然科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自然科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医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文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社会科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农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历史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理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经济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教育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管理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工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法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哲学本科A++级专业学校名单